Search

好像蠻多人說可以分享一些簡單的想法,剛好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,就來聊聊吧~

在進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好像蠻多人說可以分享一些簡單的想法,剛好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,就來聊聊吧~

在進入正題前,先打個岔,在賽局的課程中,很多時候會玩一個很知名的小遊戲,叫做猜數字,而這遊戲是這樣的:

要所有的參與人在0~100中選擇一個數字,接著計算全部人數字算數平均的2/3,誰最接近這數字,誰就獲勝。

好,假設一開始隨機分布,所有數字的平均是50,這樣最佳猜測應該是33

但如果想到這層的人又會想到,喔~如果大家猜33,我應該要在往下猜,會選擇22.....

就理性人的角度來看,這個過程會無限循環,所以答案應該是0,但大多數時候這數字都落在10~30左右,換言之,在這麼簡單的遊戲下,人的思維大概也只能往下2~3層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跟投資有什麼關係?對很多價值投資人來說,他們的工作就是做好那個理性人,但是不幸的是,他們是處於不理性的市場中,所以有的人選擇放棄評估他人,認為太難評估。

但其實其他人也不是完全不理性,他們是處於有限度的理性,對於資訊的反應也不是隨機分布,問題是出在理解能力不夠,只能對特定資訊產生反應或對資訊反應的不足,而這種反應,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掌握的,同時其他人的反應也隨著各市場參與者的理性程度不同,會有不同的結果。

好~為何會講到這個?

主要是看到訊連科技今天股價反應蠻有趣的,整個主題就是軟體賣斷轉訂閱,這主題海外Adobe早就走過一次,Saas商業模式的文章其實也多到不行,海外Saas來說算是大熱門,就相對估值跟DCF來看應該也是高概率被低估。法說也沒啥大意外,大概就訂閱增速看起來微慢,但因為淨利大掉(在這階段是超級合理的事情),結果就崩了,股票能不能投我不保證(先聲明,我台股基本上沒啥倉位唷!!!),但我覺得可以從這案例看出海內外對於解讀同一個主題的差異,而我個人認為,這種差異是需要認真評估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揀貝人,80後男孩,價值傾向的實證主義者。 曾任投信量化研究員、壽險產業研究員,現在在實業圈負責管理公司閒置資金幾十億台幣部位,主要投資美股,但仍會關注中港歐。
View all posts